近期,民乐县聚焦农村集体“三资”(资金、资产、资源)规范化、信息化管理目标,通过强化平台应用、优化支付流程、完善要素配置,推动农经工作数字化转型,取得阶段性成效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数字动能”。
筑牢数据根基,提升监管精准度。依托省级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平台,实现资金支付、资产登记、合同备案等业务全流程线上运行。2025年第三季度,通过平台处理收支业务金额594.47万元,系统自动触发大额支付、合同到期等预警1806次,处置率100%,确保风险早发现、早处置。建立动态更新的“三资”数据电子台账,实时呈现资产总量、资源分布、收益趋势等关键信息,为村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目前,全县资产台账完整率、资源登记率均超98%,数据质量持续夯实。
推广“银农直联”,实现资金监管闭环。深化“银农直联”支付系统应用,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平台与银行业务系统无缝衔接,资金申请、审批、支付全程线上留痕、实时监管,杜绝“体外循环”。截至目前,全县通过该系统规范村级财务支出业务2624笔,累计监管资金收入193.67万元,村级财务支出合规率、资金监管覆盖率均达100%,财务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,从源头防范了资金使用风险。
规范土地流转,激活资源要素效能。以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为抓手,指导各镇精准录入流转合同1108份,对流转双方、地块位置面积、用途、期限、价格等核心要素全面登记备案。通过数字化手段规范流转行为,既保障了农户与经营主体合法权益,又为县委、县政府动态掌握流转趋势、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精准数据支持,推动土地资源向高效经营主体集中,促进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。
下一步,民乐县将持续深化农经平台应用,加强业务培训与数据质控,推动农村“三资”管理向更精准、高效、规范迈进,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、促进农民增收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数字基石。